近日,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宋战平教授团队在隧道大变形吸能锚杆方面取得新进展,在国际顶级期刊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隧道与地下空间技术,影响因子7.4,中科院一区Top)发表题为“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stant-resistance and energy-absorbing bolts for large tunnel deformations”( 用于隧道大变形控制的恒阻吸能锚杆力学特性研究)的论文。团队教师张玉伟副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宋战平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高地应力隧道大变形灾害一直是困扰隧道安全建设的关键难题之一,采用锚杆支护可以对隧道变形进行有效控制。团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发了多种新型恒阻吸能锚杆,通过开展室内拉伸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其恒阻变形能力相比于现有锚杆有较大提升,部分成果开展了现场试验验证,形成“高地应力富水大变形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得2025年度广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目前,团队研发的新型恒阻吸能锚杆及配套控制技术,已在西宁至成都铁路(川藏段)的东2号隧道、玛莫柯2号隧道等工程中开展现场应用验证。面对川藏铁路沿线极高应力、富水软弱围岩等极端地质条件,该技术展现出优良的变形适应性与能量吸收能力,成功抑制了初期支护大变形,保障了隧道施工安全与进度。相关技术同时应用于岷山至广通高速公路大芥地隧道等多条复杂地质隧道,为我国重大战略通道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后续,团队将结合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需要,进一步开展成套技术体系的现场验证与标准化应用,持续推进高地应力、富水大变形隧道安全建造技术的创新与落地。
论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c/1li1T39eM4TgYL